近日,随着省级专家组验收通过,益阳市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上线试运行。系统以“全流程智能监管”为核心,标志着益阳公共资源交易迈入“零人为干预、全流程统一规范”的数智化新阶段。
一是高效部署,专班攻坚跑出“加速度”。自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以来,益阳市高度重视、迅速响应,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刘勇会年前专题调研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部署推进情况,提出一线指挥、限时督办、保障软硬件资源、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迅速行动,成立工作专班,明确任务清单、加班加点、倒排工期、统筹解决服务器资源、数据接口对接、资金预算等问题。仅用24小时完成中间环境搭建,开通200余条网络策略,攻克省市数据传输壁垒,以“超常规”速度推动系统落地,目前,居全省前列。
二是精准落地,全流程穿越检验“硬实力”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代理机构15家、投标企业45家,近百人次开展超过20次全流程模拟测试,涵盖住建、水利、农田、工业、交通、生态环境六大类项目模块。逐一检验112条智能评审要点,对六随机五区间报价得分模型进行评分测试,解决各项技术难题。2月10日,我市首个农田测试项目通过“不见面开标、远程解密、AI人脸识别”等场景演练,验证了系统稳定性。专家入区、机器评标、智能复核等环节无缝衔接,全程“零卡顿”,为系统上线贡献了实践支撑。
三、协同保障,机制护航撑起系统“稳定伞”。试运行期间,省市建立立体化监管机制,由发改与中心协同组建市级评审监测调度小组,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,并安排专人负责技术保障和业务支撑工作,对使用“机器管招投标”系统的交易项目实施全程监测及调度,确保系统运行稳定、硬件设备可靠、数据链路畅通。
四、多维优化,助力交易数智“新效能”。一是压实责任加大测试力度。组织代理机构、投标人、评标专家开展全面极限压力测试和回归测试,按照“即发现即解决”的原则扫清漏洞、完善功能,不断铸造系统“金刚身”。二是多维培训扩大系统应用。通过“指南+视频+实操”多维培训,确保代理机构、投标人、评标专家等快速掌握系统操作。三是深化技术应用,积极探索 DeepSeek 大模型与招投标场景的深度融合,推动交易从 “电子化” 向 “数智化” 跨越。(信息科 周慧)